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学者
学术动态
项目简介
学者文章
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
中心简报
人文论丛
数字资源
媒体传真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心简报 > 正文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1998年大事记

1月

应美国哈佛大学的邀请,作为研究学人和高访学者,郭齐勇副院长于1月至7月在哈佛燕学社作高访与研究。其间,完成了预定项目--"当代新儒家:文化、哲学、宗教研究",并参加了"哈佛儒学研讨会"(Harvard Seminar in Confucian Studies)的系列讨论、"波士顿儒家"(Boston Confucianiam)关于文明对话的学术讨论会、"康桥新语社"与"哈佛新儒学研究小组"的系列活动。1998年春季学期的"哈佛儒学研讨会"举办了十一次,涉及到如下问题:回应由亚洲金融风暴引发的对亚洲价值的批评;儒家与人权及儒家自由主义的可能性;儒学的宗教性与超越性问题;儒家的主体性思想及其时代意义等。4月1日上午,郭教授作了题为《当代新儒家对儒学宗教性问题的反思》的主题报告并回答了有关问题。4月3日晚上,在哈佛燕京图书馆和东亚语言与文明系的Common Room,郭教授应邀作了题为《近五年来中国大陆儒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的演讲,反响热烈。报告结束后进行了讨论,最后由杜维明教授作了评论。4月13日上午在哈佛人文大楼,郭教授在"波士顿儒家"第二届研讨会上作了《当代新儒家的研究与发展》的学术报告,下午参加了儒学宇宙自然观与生态、环保问题的讨论。5月15日晚郭教授应邀在赵如兰教授家演讲《钱穆的人文观及其学术贡献》,此系"康桥新语社"的活动之一。郭教授还为"哈佛新儒学研究小组"的博士候选人讲了熊十力哲学、马一浮思想等课。在哈佛期间,郭教授拜访了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的资深教授Benjamin I.Schwartz(史华慈)、燕京学社社长杜维明教授、东亚语言与文明系系主任Peter K.Bol(包弼德)教授等。

冯天瑜教授被湖北省政府授予"湖北省劳动模范"称号。

昌切副教授出任《作家报》97十佳小说评委。

2月

郭齐勇教授著《传统道德与当代人生》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3月

冯天瑜教授《中国文化史断想》由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二版。

冯天瑜教授《明清文化史散论》由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三版。

4月

冯天瑜教授应日本爱知大学之邀,到该校现代化中国学部任教并从事学术研究。

16日,陈文新教授在中南政法学院作《如何阅读中国古代小说》的报告。"武汉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讲座"各讲于4月至6月间陆续在中南政法学院举行。

李少军副教授应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邀请,参加第二届中日青年论坛,发表《魏源、冯桂芬与横井小楠对外比较观》一文。

陈锋教授赴武夷山参加国际清史学术研讨会。因工作需要,经武汉大学党组字(1998)10号文批复,本院学术委员、明清经济史专家、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锋同志增补为本院副院长和《人文论丛》副主编。

5月

5月11日至30日,美国西东大学教授Dcrmot .Quinn应邀来访讲学,向荣副教授负责安排这一学术活动。

6月

杨逢彬博士赴法国出席法国高等研究院主持召开的"第三届世界古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大会有来至欧、美、日及我国大陆、台湾、香港等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名代表。中国大陆参加者有十余人,其中武汉大学二人(另一人为中文系卢烈红博士)。杨逢彬博士在会上宣读了论文《论甲骨刻辞中不存在连词"则"》。许多与会代表赞同论文中的观点。

7月

李维武教授赴台北出席台湾"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举办的"当代儒学主题计划第三次小型研讨会",在会上报告论文《中国大陆儒学的走向、限制与出路》。郭齐勇教授接受了邀请,因在美国不能出席这一会议,但向研讨会提交了一篇两万字的论文,作书面交流。论文的题目是:《中国大陆近五年来的儒学研究》。

9月

冯天瑜教授参加在北京大学举行的"戊戌变法10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提交并发表论文《张之洞与戊戌变法》。

日本高进生吉田千奈美小姐来我院进修,由郭齐勇教授具体指导。

5日至8日,郭齐勇、李维武二教授赴济南出席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山东大学与台湾中研院文哲所、《鹅湖》月刊社、东方人文基金会等单位联合主办 的"牟宗三与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此为第五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来自海内外的近百名学者。郭、李二教授分别主持了一场报告,并宣读了论文。郭的论文谈牟宗三等论儒学宗教性的问题,李的论文论牟宗三对"存在"问题的探寻与未来中国哲学的发展。

9日下午,由我院主办的"荆门郭店楚简系列研讨会"的第一场会议在历史文化学院会议室召开。此次会议由郭齐勇副院长主持。报告人及讲题为:罗运环:"郭店竹简的发掘、考证与整理";郭齐勇:"关于郭店竹简的研究动态"。我校师生、华中师大师生及韩国留学生等共30人出席了会议。

9月至10月日本学者、秋田大学教育学部助教授吉永慎二郎来我院访问研究,与朱传启、郭齐勇教授等交流墨子与孟子之相关性问题的思想研究。

日本青年吉田千奈美在北海道大学硕士毕业后,于9月来我校,跟从郭齐勇教授做高级进修生,研究熊十力哲学,为期二年。

韩国籍博士生宋炯一来我校做访问研究,跟从郭齐勇教授,研究熊十力哲学,为期十个月。

陈锋赴上海参加中国经济史年会及中国经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陈锋继续当选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

10月

由本院主办,冯天瑜院长主编的《人文论丛》(1998年卷),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刊 载了文、史、哲等人文学科学术论文40篇,共70万字。

经武汉大学党字(1998)60号文批复,成立中国经济与社会史研究所,陈锋任所长,张建民任副所长。

武汉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哲学博士徐水生于10月19日至1999年10月14日作为中国政府派遣研究员赴日本东京大学比较法政国际中心客座研究一年,课题为"儒、佛、道与日本现代化",同时也担负了日本社会科学国际交流江草基金资助课题"丸山真男的近世日本思想史研究",上述两个课题已基本完成。在日期间,参加了东京大学主办,东京地区各大学文、史、哲、政、经等学科的学者轮流报告的"中国社会文化"系列学术讨论会(1998年10月--1999年1月期间每周一次),1999年度汤岛圣堂"孔子祭"以及其它有关学术活动,参观了庆应大学(含"福泽谕吉研究中心")、早稻田大学、同志社大学、创价大学等著名大学,向日本学者介绍了我国的中国哲学思想研究和日本思想文化研究的近况,为东京地区的中国留学生作了专题学术报告,结识了一批日本学术同仁。郭齐勇、吴根友著:《诸子学志》(《中华文化通志》之一部)出版,此套丛书于1999年9月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根据《国家图书奖评奖办法》规定:"荣誉奖"是指"对海内外产生重大影响,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作出特殊贡献的大型多卷本套书和文集","是图书评奖的最高荣誉"。

11月

昌切副教授赴德国特里尔大学(Trier University)从事学术研究并讲学。研究课题是《欧洲汉学家眼中的中国》。讲学题目是《中西文化对话的基点--从中国出发》。

12月

14日至20日,萧萐父教授应邀赴香港出席由炎黄文化研究会、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共同主办的"中华文化与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如此多院校及社会团体共同筹办的研讨会,在香港尚属首次。

15日,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在该校举办了《人文论丛》首卷出版座谈会。应邀到会的有武汉地区部分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其中有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江汉论坛》等)的学者,省市新闻出版、理论宣传部门的相关人士(包括部分报纸的"读书版"编辑),以及武汉大学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共计20余人。会议围绕《人文论丛》的编辑出版,就当今的中国文化研究以及人文科学的创新发展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会学者一致称赞《人文论丛》的编辑和出版是学术界一大善举,利用武汉大学的人才优势和学术资源,形成一方园地,不仅有利于展示武汉大学的人文科学实力,而且有利于武汉地区从事人文科学研究的学者们集结力量,互相勉励,共同前进。同时对当下人文学术研究的诸多问题,如强调学术规范,关注时代,直面"问题",提高学术品位等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就《人文论丛》如何形成特色,与会学者们还献计献策,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例如,有学者主张,应当注重人文学术研究中边缘、交叉、渗透的进展和成果,应扩大信息量,紧紧跟踪学术的时代脉搏,甚至可突出学术研究的"新闻性"。还有学者主张,中国文化研究不应只局限于古代部分,近现代也有丰富的内容,以往的文化研究对此多有忽视,目前这方面成果渐多,也成为与海外对话的一个大话题,《人文论丛》于此可适当加强。也有学者建议,每一辑可设定一两个大的主题,围绕这些主题展开讨论,校内外、海内外不同专业的学者可从不同的角度发表观点,促进沟通,逼进前沿。

会上,编委会还对第2 辑(1999年卷)的内容作了简单介绍,如设置了"经典反刍"、"文字 语言学研究"、"明清社会·经济·文化"、"中国近现代社会调查与研究"等栏 目,并就版式、装帧等方面的改进提高作了说明。

萧萐父教授专著《明清启蒙学术流变》荣获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

李惠芳教授出席中国民俗学会第四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究会。被选为中国民俗学会第四届副理事长。

陈伟教授专著《包山楚简初探》获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院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龙泉明教授专著《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合点上--中国现代作家文化心理分析》荣获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三等奖。

李步嘉教授专著《越绝书校释》获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三等奖。

本年,陈伟教授的《包山楚简初探》获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院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

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