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高峰论坛·2017在武汉大学举行 本网记者 明海英/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明海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国家文化软实力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中国传统文化高峰论坛·2017在武汉大学举行。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沈壮海、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冯天瑜、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等出席开幕式并做主旨发言。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杨华主持开幕式。
本届论坛主题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山东省社会科学院、湖北大学等单位的学者与会,围绕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特征、中国文化发展的独特路径、传统文化与现代人文精神、传统文化与当代国民教育、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用当代社会价值理念辨识传统文化
冯天瑜表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以创用文字为开端的文明史亦有3000多年,其间发挥自性,又汲纳异域,大开大合,起伏跌宕,却始终传承不辍,成为全球诸文化中罕见的延续型文化。把握延绵不断、异彩纷呈的中国文化,要综览全局,尤须深入细部,所谓“宏观着眼,微观入手”,运作又须疏密有度,抓住重点,集中用力。
如何判定什么是“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对于什么是优秀传统文化”,湖北大学教授周积明认为,有两个坐标,也即:符合人类社会的普遍准则,符合现代社会价值理念。他表示,不能因为讲孝而把二十四孝重新抬出,不能因为讲官箴,而抛弃现代政治伦理。从这一意义上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与“批判陈腐传统文化”相辅相成。批判陈腐传统文化的同时,就是在用人类社会的普世性观念,用当代社会的价值理念,对“传统文化”加以辨识。
中国智慧对人类永续发展或有更大贡献
郭齐勇认为,中国智慧对人类永续发展可能做出的更大贡献。他举例阐释说,天人的互动方面,长期以来,在西方,一元外在超越的上帝、纯粹精神是宇宙的创造者。人与神,心与物,此岸与彼岸,致思界与存在界,身体与心灵,主观与客观,价值与事实,理性与情感,乃至如如不动的创造者与被它创造的生动活泼的世界,统统被打成两橛。中国哲学则打破了彼此的隔阂,强调两者的互动互补;生态平衡方面,中国哲学可以救治现代人的危机。中国哲学强调用物以“利用厚生”,但不可能导致一种对自然的宰制、控御、破坏;它强调人文建构,批评迷信,但决不消解对于“天”的敬畏和人所具有的宗教精神、终极的信念与信仰。中国哲学甚至主张人性、物性中均有神性,人必须尊重人、物(包括草木、鸟兽、瓦石、山水),乃至尽心—知性—知天,存心—养性—事天。
郭齐勇强调,总之,中国智慧关于天、地、人、物、我之间的“和谐”思想、“宽容”思想,不仅为人类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和社会人文环境的生态平衡提供了智慧,而且也是现代社会重要思想资源。中国哲学表达了自然与人文和合,人与天地万物和合的追求。其宽容、平和、兼收并蓄、博大恢弘的品格,可以贡献给全人类。
引导文化自信走向自觉成长
文化自信,是近年来文化建设讨论中一个高频词。沈壮海认为,它之所以成为高频词,在于这一问题是当下中国文化建设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这一问题的求解方式、求解向度等与文化走向、社会发展,与文化梦想、复兴伟业深深融涵一体。他表示,文化自信问题,在当下的中国再次凸显为重要的实践问题和学术课题,是历史、时代、现实多重因素综合促成的。
“当前,我们需要将这一问题的理论探索与身处的时代、脚下的实际、肩负的使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对当下的中国为什么要特别注重涵养文化自信、需要涵养怎样的文化自信以及如何涵养文化自信等基本问题有更多的理性思考,从而更好地涵养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沈壮海认为,文化自信的涵养,就是要引导这种文化自信的自发恢复,走向自觉成长。一方面,引导克服自发恢复的文化自信中非理性的成分,使不断增长的文化自信始终成为我们前行的正向推助和牵引;另一方面,更广泛地引导人们认识当代中国向前向上的大局和大势,认识增进文化自信之于文明重振、民族复兴的意义,促进国人民族自信、发展自信、文化自信的普遍性增进。
构建适应当代中国的新礼制体系
宋明以降中国越来越注重日常生活礼仪。在杨华看来,其原因和表现主要有:首先,“礼仪之邦”是域外视角观察中国后时所获得的真切印象,是中外文化比较的结果;其次,宋明以来,礼仪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强化,百姓日常生活越来越礼仪化,这是礼制下移的结果,是士大夫们通过庶民通礼、宗族祠堂、家礼家仪、乡规民约等方式合力塑造的结果;再次,民间礼生的实践和传承,民间日用礼书的广泛传播,推动了中国乡村社会的礼仪化。
杨华表示,宋明以来对礼仪的重视,并不意味着对礼义的忽略,两者都得到传承。只不过,由于中国基层社会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礼仪化,这些弥漫朝野和城乡、突破上下阶层而无处不在的礼仪,使得“礼仪之邦”这一用语得到强化,“礼义之邦”一词反而习焉不察了。
从远古走来的中华传统礼制还有价值吗?浸润着封建等级制度的中华传统礼制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否对接?如何对接?又该如何发掘其现代价值呢?
“中华传统礼制虽存在着封建质核,但至今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汤勤福认为,中华传统礼制可以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资源,但必须经过现代性转换,即守望本土传统,又以现代性为标准审视、转换并汲取古典文化精义,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重获新生。寻求中华传统礼制现代价值的基本态度,应当是立足于多样性为根本特征的人类文化生态,从客观的历史事实和丰富的民间实践中,探寻其沉淀下来的伦理共识和道德品格,着眼于现实,展望未来,用中华智慧来创建适合当今社会的礼仪价值的新体系。
在汤勤福看来,构建适应当代中国的新的礼制体系,并非简单恢复旧的礼仪制度或形式,而是首先要认清重建当代中国礼仪价值体系的社会现状。既要着眼于现实,又须展望未来,用中华智慧来创建适合当今社会的礼仪价值的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