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自三年前抱病住院,年逾76岁的历史学家、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冯天瑜先生已久未出现在公众面前。10月21日上午,他却登上光明日报社、武汉大学合办的“2018珞珈智库论坛”主旨演讲席,一讲就是一个多小时。
在珞珈智库论坛主旨演讲
“医生不同意先生离开病房。先生和夫人共同签了‘责任自负’协议书,学校也做好精心保障,这才成行。”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沈壮海告诉记者。
自称“智库门外人”的史学大家,缘何如此重视智库论坛?答案,就在他的开场白里:“我素来敬重智库工作,布鲁金斯学会、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等中外智库的报告也偶有阅读,收获不小。以一观众身份,微意以为智库要为政府、社会、公众提供有价值的建言,基础在于做好系统深入客观的社会调查。”
在珞珈智库论坛会场聆听发言
学术要为国家人民负责,调查研究必须务实求真——这是先生毕生所信所行。为此,他把演讲题目定为《东亚同文书院中国调查的历史警示与当下启迪》,以自己常年研究日本、十余次赴日研学访问的深切感受,条分缕析日本跟踪调研中国社会的真实历史,从中总结出方法启迪与历史警示。
冯先生在日本做文化研究
久远历史在老人的讲述中渐次呈现,发人深省——
“日本长期注意于中国文化、中国国情,对中国展开社会调查。”
“日本对于中国的调查约分两个阶段,自平安时代始主要为学习中国,而明治以后逐渐为侵略中国做准备”。
“彼时,中国对日本和自已的了解则大而化之、粗疏零乱,中日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是一个极大的历史教训”……
历史不可忘,今人当图强。作为新时代咨政启民的主力军,中国智库如何力行调查研究,如何建真言、献良策以促进国家强盛?冯先生给以指点,寄予热望。
国际会议上与外国友人
“一是要做长时段的、系统性的研究调查;二是要做到精细与专业的结合,积累大量丰富的材料,对这些材料做系统、深入的研究。”
在他看来,调查研究最忌两大“敌人”:一是过于强烈的主观诉求,往往淹没社会调查的客观性;二是唯上、唯书而不唯实,从揣摩领导层心意出发或从现成结论出发去收集材料,导致调查走入歧途。
“这种建立在沙滩上的‘智库’,只能谓之误国害民的‘愚库’。”冯先生的结束语简洁有力,直抵人心:“只有务实求真才是调查研究的生路,也方为智库前行的正道。”
热烈掌声自会场各个角落瞬间迸发,久久不息。每一道不舍移开的注目礼,都是后学对先贤的由衷致敬。
会场听众
冯天瑜先生弟子、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傅才武感喟不已。和他同时坐在台下的,还有从各处专程赶来的众多冯门弟子。
“是先生要我通知大家的。他希望尽可能地在暮年燃亮学术之火,希望时刻提点大家:做把学术研究和服务国家紧紧结合起来的人。”
傅才武回忆,当冯先生接到此次智库论坛的邀请,就开始精心选题、认真准备,多次和他讨论思路与提纲,并亲自撰写讲稿、几次增删,最终成文逾7000字。“冯先生这样的老一辈学者,具有非常深厚的家国情怀,真实诠释了当代知识分子的担当精神与责任感。理论和现实、道与器、形式和内涵,在他的思想体系里高度统一。”
走下讲坛,冯先生在医生再三催促下返回病房。临别,他特意转回身来,握住了光明日报副总编辑陆先高的手:“感谢光明日报,我是光明日报几十年的老作者、老读者”。
题写书法
冯天瑜先生论文化与治学:
作者:光明融媒体记者 王斯敏
资料整理:王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