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学者
学术动态
项目简介
学者文章
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
中心简报
人文论丛
数字资源
媒体传真
 
  学位信息  
  招生信息  
  培养信息  
  学位信息  
  常用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学位信息 > 正文
  学位信息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工作安排

根据《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研[2020]9号)、《武汉大学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全过程质量管理办法》(武大研字[2021]7号)等文件精神和武汉大学《关于组织开展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博士生培养关键环节管理,提高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现就组织开展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工作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预答辩对象

预答辩是我校博士生培养方案中学位论文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所有上半年拟申请博士学位者均须参加本次学位论文预答辩。

二、预答辩安排

1、中国史专业

预答辩时间

2023年3月27日15:00

预答辩地点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会议室(老研究生院楼2楼)

预答辩研究生

论文题目

指导教师

齐千里

《咸与维新的动员和治理—民国山西除三弊运动的考察(1911—1927)》

傅才武

解维

《近代“群治”论研究》

聂长顺

闫超凡

《<资治通鉴>与<资治通鉴纲目>比较研究》

聂长顺

2、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预答辩时间

2023年3月30日14:00

预答辩地点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会议室(老研究生院楼2楼)

预答辩研究生

论文题目

指导教师

陈婧玥

《万历前期诗坛研究(1573-1592)》

余来明

窦瑜彬

《明代中后期乐府诗研究》

余来明

许秋伊

《“文”的危机与晚清国学——以晚清国粹派为中心》

余来明

严欢

《中国文学研究在英国:兴起与流变(1793-1875)》

余来明

三、预答辩的程序及要求

(一)博士生完成学位论文并经导师审阅认可后,提出预答辩申请,由中心统一组织预答辩工作。以一级学科为单元成立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小组,各预答辩小组一般由3-5名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组成(设组长1名),具体负责预答辩工作。

中国史专业预答辩小组

组长:朱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成员:郑成林(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余来明(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张薇(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预答辩小组

组长:张德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成员:陈水云(武汉大学文学院)、聂长顺(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吴光正(武汉大学文学院)

(二)预答辩按照正式答辩的一般程序进行。

1、博士生应提前将完成好的学位论文提交预答辩小组成员审阅,并在预答辩会上重点汇报学位论文研究情况和取得的创新性成果;

2、预答辩小组对学位论文的规范性和创新性等进行严格审核和质量把关,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并对学位论文进行综合评价排序,做出通过或不通过预答辩的决议;

3、通过预答辩的博士生应根据预答辩小组的意见和建议修改学位论文,经导师审阅同意,并提交学位论文修改详细说明后,才能进入后续学位申请程序;未通过预答辩的博士生,须对学位论文进行重大修改完善,经导师审阅同意后,可申请参加下一学期的预答辩,待通过后方能进入后续学位申请程序。

(三)中心高度重视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工作,有关预答辩的工作安排及预答辩小组名单应在组织预答辩前5天报研究生院培养处备案;预答辩工作结束后,中心将填写完整的《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记录表》(附件1)存档。同时将《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结果汇总表》(附件2)纸质版报研究生院培养处备案。

特此通知!

附件:

1.《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记录表》

2.《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结果汇总表》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2023年3月22日